“我两个儿子在读大学,妻子是精神残疾,我腿脚也不方便,感谢社区党组织给我们安排了工作,让我们有了收入。”黄平县旧州镇冷水河移民社区搬迁户钱贵祥说道,“我在小区里面当保安,负责车辆进出入管理,每个月有1600元,妻子当保洁员每个月有400元,加上低保,每个月有3600元的收入,供两个儿子读书也够了。”
近年来,黄平县坚持党建引领易地扶贫搬迁工作,不断增强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力度,全力推进就业援助的精细化、长效化,对弱劳动力贫困家庭和就业困难贫困劳动力实行托底帮扶,在5个移民安置点开发360个保安、保洁等公益性岗位和扶贫专岗,累计兜底安置342名残疾、大龄和就业特别困难人员。
“我娃娃还小,80多岁父亲也需要人照顾,就没有外出务工,村第一书记来我家走访了解情况后,给我安排了一个护林员岗位,增加了我家的收入。”野洞河镇万丰村贫困户杨林感激地说。
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,让困难群众端稳就业“饭碗”,黄平县启动实施就业援助机制,开发2000余个治安协管、村寨保洁、道路养护、山林防护、河道清理等公益性岗位,安置全县1900余名就业困难贫困劳动力,切实用就业“福利包”解决群众“操心事”。